马兆远:理性的边界,顺便界定了人工智能


人类对于理性和确定性的追求始于何时?

当代理性在何种程度上能认知客观世界?

AI时代下现当代理性认知的局限性又在哪里?

北大汇丰MBA智汇讲座有幸邀请到了英国牛津大学博士、英国物理学会会士马兆远,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“理性的边界”的精彩讲座。全场座无虚席,气氛热烈。

在讲座的开篇,马教授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:对确定性的追求是否总是引领我们走向真理?他通过历史的视角,回顾了科学从古典希腊时代到现代的发展轨迹。

马教授首先强调了古希腊文明对科学发展的奠基作用。他指出,尽管人类文明曾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,但科学的精神直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才得以孕育。在古希腊,人们开始认真思考自然和人生的基础性问题,逐步培育了科学的理性传统。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著名的逻辑公理法则,即"同一律"、"矛盾律"、"排中律"以及充分必要率(因果律)。这为人类建立一个稳定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基础。在此之后,欧几里得几何作为第一个严密的公理化理论应运而生。欧氏几何体系通过有限的公理和公设,推演出整个平面几何的命题。这种以公理或公设为基础,通过严密的逻辑推演产生知识体系的方法,成为了科学发展的范式。

到了17世纪,伽利略、牛顿等人的成就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开端。通过数学工具,人类能够精确预测自然现象,甚至认为世界完全可以被简单的数学公式描述。人们普遍相信只要掌握了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,通过逻辑推演,就能认识整个客观世界。这种对理性认知能力的信心,催生了启蒙运动和理性主义传统。

19世纪末叶以来,一些发现动摇了人们对理性认知的信心。数学家发现,如果选择不同的公理体系,就会导致出现与经典欧几里得几何完全不同的新几何理论,如非欧几何。这意味着数学理论的构建依赖于人为选择公理,而不是完全客观的存在。

更为打击理性主义信念的是,1930年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的提出。哥德尔证明,任何能表达足够内容的形式逻辑系统,要么是不完备的,要么是不一致的。也就是说,任何数理逻辑体系都无法同时做到完备和自洽。这使得19世纪初希尔伯特计划——将整个数学系统化、公理化和形式化的梦想,不可能实现。

随着探讨科学与理性边界的不断深入,马兆远教授讲道,“现代人看科学的出现是理所当然的,但在历史上,科学的不出现才是正常,出现了反而是不正常的”。他通过对比古希腊时期的科学探索与现代科学的成就,指出了科学方法的演变和人类对理性认知的不断深化。马教授强调,尽管科学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理论,但理性的边界依然存在,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局限性,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结合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。

而在讨论科学发展的同时,马教授也谈到了教育在知识体系建立中的关键作用。他提出,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,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。他讲道,中国的科研工作更像中医说西医的问题:头疼治头,脚疼医脚。缺乏系统和体系的认知,这个来源于古希腊,因此中国的科研跟随的多,原创的少。

在讲座的最后,谈到如今人工智能与不确定性的影响时,马兆远教授通过总结现代科学的重大转折点——哥德尔不完备结束了我们对完美工具的幻想,量子力学结束了我们对确定条件的依赖,混沌力学告诉我们精确预测未来的不可能,贝叶斯统计告诉我们认知是信心的问题——指出,我们永远无法依赖一个确定不变的真理来解决所有问题。不确定性是自然界的常态,而人类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是我们面对挑战的重要武器。面对不确定性,马教授分享了他的决策策略:我们需要学会接受不完美,勇于尝试和修正,在不确定性中作出理性的决策,并从中学习和成长。

在讲座的QA环节中,听众们积极提问,甚至有不少马老师的“迷弟”也来到深圳,向马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。在科学精神与现代社会的讨论中,马教授强调了科学方法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应用价值。他提出,科学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研究方法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在现代社会,我们需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,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理解和解决问题。最后,马教授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。他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科学探索和教育改革中来,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。

推荐新闻

Back to li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