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洲洋
22级FMBA学生
23年8月-24年1月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交换留学
选择
交换的初衷
丹麦夜景
要做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困难,多少人挂在嘴边的“国际视野,历史纵深”,不同于旅游短暂的浅尝辄止,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不同文化的社会生活中,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。钱钟书把出国留洋比作出水痘,大体是因为出了一次水痘就有了免疫力,知其所以,不至于在海归面前丢了志气。当然逢人便指着自己痘印告诉别人自己出过水痘就十分粗鄙。老婆说:“人生维度上不留遗憾,体验难得”,得到全力支持,无后顾之忧后,我便快乐地踏上了北欧之旅。
哥本哈根和ESG金融
哥本哈根商学院教学楼一角
人类的朴素愿望之一,便是“去远方”。既然都是出行,当然选一个人迹罕至,咫尺天涯的,北欧显然非常符合。一边是“绿水青山金山银山”言犹在耳,另一边是苹果发布会三句不离“ESG和Carbon Zero”。丹麦的哥本哈根商学院作为欧洲最好的商学院之一,素以低碳绿色的理念而闻名,自然成了我的理想选择。在校期间,我给张一飞教授的ESG finance课程当过助教,他极力推荐欧洲的ESG课程:“欧洲人有真心在搞环保”。于是选择ESG金融的课程,还新添了一份探索的乐趣,看看ESG是不是虚伪的包装和空洞的制高点。
关于学习
与小组同学合影
丹麦的学习非常注重交流,几乎每节课都会有业界人员带着故事来课堂分享。和这群小伙伴一起完成小组作业,是会被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裹挟向前,不敢松懈。
同时,学校提供很多实践参访的机会。在丹麦最大的生物发电站,近距离地看着堆垛齐整的秸秆还是颇为震撼。它们被统一收集碾碎为生物颗粒用作发电燃料完成碳循环。得知这样的发电站方式已经有超过三十年历史,还是令人心生敬意的。爬一爬风电塔筒和锅炉高塔,一边望着广袤的波罗的海,一边听听教授自豪地讲述丹麦的能源系统,教学体验非常不错。
奇妙的文化冲击
在我们的文化中含蓄是高级的审美。折柳送别以示挽留是高级的,“柳”留也;玲珑骰子安红豆以示相思,是有审美情趣的;凡事直抒胸臆直来直去,有失高级感。
因此,每次在哥本哈根海边游泳,对我都是一次文化冲击的现行。丹麦人民喜欢“质本纯洁还洁去”的自然回归,一丝不挂地冲向大海或许是北欧民族血统召唤,而对我每次都是华夏文明含蓄审美的冲击。俗话说入乡随俗,去的次数多了,我竟然也逐渐视之如常,竟有一次独自在海滩边沉思:莫名想起了马赛克,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的马赛克,避而不谈似乎是自己的怯懦心虚而非含蓄,毕竟是真实的存在,毕竟是你我皆有之物。
鸣谢
时光荏苒,转眼已是毕业季。由衷感谢学院提供了难得的交换学习机会,并为出行事宜一路绿灯。我想来,无论是两年的MBA项目还是这次的交换经历,都像是汽车加速换档时的短暂失速,所有的投入都非常值得,它们帮助我未来更快更好地前行。
撰文: 许洲洋 2022FMB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