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艳教授主题讲座 | 理解中国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


理想主义的花朵必须扎根在现实主义的土壤之下,才能抵御狂风的侵袭……
 
2023年6月10日下午,乘着毕业季的微风,北大汇丰MBA项目迎来新一期的招生宣讲会。本次宣讲会上,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沈艳教授为有意向报考MBA的同学们分享了“理解中国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”的主题讲座。
 
讲座现场
 
沈艳教授深入浅出地从三个部分进行分享:
 
一、中国金融的发展简史。
二、目前金融行业遇到的主要挑战。
三、数字金融的地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。
 
她表示,如果不了解中国金融发展的大趋势,不了解金融监管背后的规则、动因和原因,就很可能非常努力却进入一个错误的行业、误判发展大趋势,最终将面临严重后果。
 
因此,我们需要先了解“治未病”的风控,并尽可能地让自己的风险系数降到最低。
 
沈艳教授主题分享
 
一、中国金融简史
 
从1978年开始,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,中国的金融体系逐渐从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、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的“大一统”的状态,逐渐建成品类齐全的正规金融体系。
 
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发展简史可分三个阶段:
 
第一阶段是1978-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。
 
这一阶段,中国成立四大国有银行、发展股份制银行和一些城市信用社与农村信用社。这期间经历了引入竞争机制、分离政策业务和商业性业务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等步骤。然而这一阶段也存在因为国企改革带来的呆坏账、会计准则不清晰等,导致的大量坏账的问题。
 
第二阶段是1998-2008年。
 
这一阶段,中国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手段来解决问题,不仅在2001年加入WTO,又采取至少三步的金融改革措施:第一步,剥离当时的呆坏账;第二步,成立中央汇金公司;第三步,引进战略投资者,让中国整体管理体系变好;第四步,开始逐步上市,建立起现代化的会计管理制度。上述改革举措使得整个金融体系更加规范。
 
第三阶段是2008年至今。
 
全球金融危机后,全球开始建立宏观审慎的发展原则。中国在2013年后,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,并提出坚持“三化”:一是市场化,是指利率、汇率市场化;二是国际化,指人民币国际化、资本项目可兑换、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;三是多元化,指如果金融市场足够健康规范,可以发展新的产品,这为后续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。
 
 
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,中国金融系统有三大特征:
 
一、规模大。
 
到2022年底,银行、证券保险代表的金融业总资产已经达到420万亿。
 
二、以间接融资为主。
 
2022年,银行、证券和保险这三类的占比分别是90%、7%和3%。
 
三、管制多。
 
根据黄益平教授及其合作者的研究,中国金融的抑制程度一直比较高。
 
从监管体系看,中国经历了最初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机构,到“一行三会“(中国人民银行、银监会、保监会和证监会),再到”一行两会“ (中国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),以及目前的一行、一局、一会(中国人民银行、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证监会)。
 
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,满足了金融监管的权威性和协调性需求。在目前科技和平台发展的趋势下,很多业务并不能随意地被划分范畴,而整合银监会和保监会有助于摆脱过去狭隘的划分概念,有机地把业务归到功能监管范畴,由金融管理总局统一进行管理,减少了责任分工不清晰的问题。
 
 
二、目前的挑战
 
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从追求高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同时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。从内部环境看,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,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,这也意味着劳动力成本上升、过去的低成本优势在逐渐丧失。另外,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的阶段,过去享受的人口红利也逐渐减少甚至消失了。而另一方面,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过去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,如今却面临高科技的“卡脖子”,各领域也遇到各种围追堵截。自俄乌战争以来发生的金融制裁,也增加了金融武器化的担忧。
 
在这一背景下,目前金融面临两个主要问题:
 
一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逐渐减弱。
 
二、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上升。
 
一言以蔽之,过去的增长模式不再适用、曾经相对有效的金融体系的效率也逐渐下降。为了支持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,金融需要作出许多变革。
 
 
三、中国的未来与数字金融
 
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起点可以从2004年支付宝账户体系上线算起,但业界通常将2013年余额宝上线视为我国数字金融发展的元年。自2013年起,基于金融科技的各类新金融业态进入加速发展期,数字支付、数字信贷(包括网络借贷、大科技信贷和银行基于数字技术的信贷)、数字保险、数字化财富管理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等都获得了长足发展。根据沈老师所在课题组的研究,数字金融的作用可以被总结为“三升三降”:通过实现“三升三降”(即扩大服务规模、提高业务效率、改善用户体验、降低运营成本、控制业务风险、减少人工接触)等来促进金融转型升级。
 
总体来说,数字金融可以通过解决产业金融痛点、助力普惠服务发展、推进数据要素融通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。因此,大力发展数字金融,可以视为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步骤。
 
另一方面,数字化可能会产生马太效应,这种效应在金融领域和个人身上都存在,那些能够抓住机会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机会。从金融角度看,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关注数字化带来益处的同时,是否会产生新的不平等、新的金融风险等问题。而对个人而言,需要更能抓住发展机会,不断加强对自身的投资。
 
讲座现场
 
一篇文章不足以囊括沈艳教授讲座的所有知识点。正如沈教授所说,欢迎同学们加入北大汇丰,一同来探讨这些话题。
 
向上吧,追光者!我们在北大汇丰等你。


推荐新闻

Back to list